2015年01月21日,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TJ株)獲得農業部審批,被批準為二類新獸藥,【證號:(2015)新獸藥證字01號】,該疫苗是由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博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本刊特邀請該疫苗研制單位之一,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對該產品的研發、特點及臨床應用作一介紹,為該疫苗在臨床上的應用提供依據。
一、研發背景
1.立項目的及意義
豬流感對我國養豬業危害嚴重,可導致多種病原的繼發或與其他病原協同作用,從而增加傳染病的發病率。因此在豬病的防控策略中,豬流感的防控不容忽視。豬流感不僅阻礙了養豬業的持續發展,而且與人和禽流感的發生和流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不僅在于其顯而易見的獸醫傳染病學意義, 更在于其潛在的公共衛生意義以及在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學及“禽—豬—人”種間傳播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009年春季以來,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及美國廣泛流行并波及全球,其毒株序列分析表明該毒株的5個主要基因片段與豬流感病毒同源性很高,由豬流感、禽流感與人流感病毒重組變異形成。豬是豬、禽、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基因重組或重配的“混合器”和產生流感病毒新流行毒株 “孵育器”。SI在人和動物流感的病原學、生態學及流行病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豬流感的影響不僅在于其顯而易見的獸醫傳染病學意義,更在于其深遠的公共衛生學意義。
2. 研制歷程
2001年,華中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實驗室開展了SI的相關研究,不間斷的分離地方流行毒株,從宿主豬上分離到的病毒大多為H1亞行,通過對華中地區多個規;i場的近8000份血清的HI檢測結果發現,H1亞型豬流感感染的陽性率達到33.3%。由于我國的規;i場未注射豬流感疫苗,其陽性率真實的反應了豬群受豬流感污染的程度。
2008年開始豬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的研究。
2010年,總結分析實驗室數據,編寫新獸藥臨床申報材料。
2011年,申報新獸藥并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受理號:0702000515、批件號201113)。
2013年,收到農業部獸藥評審中心辦公室關于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TJ株)新獸藥注冊資料技術審查意見的函。
2014年,提交復核用的3批疫苗,攻毒用強毒,HI抗原。以及3批疫苗的批生產檢驗記錄。并完成復核檢驗,與本年年底,收到農業部獸藥評審中心辦公室關于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TJ株)新獸藥注冊資料復審意見函。
2015年,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聯合申報了該疫苗的新獸藥注冊證書。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于2015年1月獲得了農業部的批準,證號【(2015)新獸藥證字01號】。
二、新獸藥名稱及主要組分
通用名: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TJ株)
主要組分:含滅活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滅活前EID50至少為10-6.5/0.2ml。
三、試劑盒的創新點和特點
創新點:該疫苗為國內首創的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可有效的抵抗同亞型流感病毒的攻擊,填補了國內空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豬流感疫苗的使用,加強對豬流感的防制,不僅可以減少對養豬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現新的流感病毒的可能性。
特點:中國首個豬流感病毒疫苗;疫苗采用中國當前臨床優勢毒株,經克隆純化和國際先進工藝制備,抗原含量高,免疫力持久;抗原純凈,安全高效。疫苗運用國際先進抗原超濾濃縮技術,免疫后快速產生特異性保護抗體;質量穩定,無副作用。疫苗采用進口佐劑和國際先進乳化工藝制備而成,生產全程采用現代先進熒光定量PCR進行監測;疫苗保護力全面,即可對經典的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又可對甲型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產生多重保護。
四、技術原理
本研究從分離鑒定的流行毒株中篩選出免疫原性好、增殖滴度高的病毒株作為豬流感疫苗毒株,通過最佳接種劑量、最佳培養溫度、最適收獲時間等培養條件的優化,培育出效價穩定的豬流感病毒毒株。對疫苗的生產工藝、安全性、保護效果、免疫程序和保存期研究表明疫苗安全有效。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能有效的抵抗豬流感病毒的攻擊!
五、疫苗的相關試驗
1.流行病學調查
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團隊對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地23個規;i場送檢的7790份種公豬、后備種豬和經產母豬血清進行了豬流感病毒H1亞型血凝抑制試驗(HI)檢測。結果表明,所檢測的豬血清中存在H1亞型SIV抗體,HI檢測陽性率分別為23.46%、33.90%、39.71%。并從流行病料中分離出我國豬群流行H1N1亞型病毒優勢代表毒株(TJ株)。 三年血清的檢查結果見(表1)
表1 三年血清的檢測結果
年份
|
樣品總數(份)
|
陽性總數(份)
|
陽性率(%)
|
2006年
|
2029
|
476
|
23.46
|
2007年
|
3543
|
1201
|
33.90
|
2008年
|
2218
|
918
|
39.71
|
2.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抗體消長曲線
疫苗只免疫一次,4周齡斷奶仔豬經免疫后4-6周,HI達到峰值在6log2-10log2。 之后抗體水平開始下降,但至免疫后18周,GMT仍均保持在6log2以上。 結果見圖1。

圖1 免疫一次之后的抗體水平

圖1 免疫一次之后的抗體水平
推薦免疫程序為:商品豬在25-30日齡時免疫,根據實際情況一個月后可加強免疫1次。種公豬每年春秋季各免疫1次;初產母豬在產前8-9周首免,4周后二免,以后每胎產前4-5周免疫1次。而免疫兩次后的抗體水平見圖2,4周領仔豬至免疫后26周,GMT仍均保持在8log2以上。

圖2 免疫兩次之后的抗體水平

圖2 免疫兩次之后的抗體水平
3.豬流感疫苗對同亞型不同分離株的交叉保護試驗
用豬流感TJ株疫苗免疫仔豬后28日,分別用A/swine/Henan/01/2006,A/swine/Tianjin/01/2004,A/swine/Hubei/101/2009,A/swine/Nanchang/3/2010四個不同分離株進行攻毒保護性試驗,其中這四個毒株與09年墨西哥甲型流感毒的同源性分析見圖3,

圖3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Nch3 HA與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分析
豬流感TJ苗免疫后,分別用HN、TJ、GD、NC分離株進行攻毒保護試驗,免疫組均4/5以上保護,對照組4/5以上發病。實驗結果見圖4
圖4 TJ株流感疫苗與其他4個不同分離株之間的交叉保護性試驗的肺組織圖片
注:A:空白對照攻TJ株后出現明顯的實變;B:免疫組攻TJ株后肺組織正常;C:空白對照攻HB株后出現明顯的實變;D:免疫組攻HB株后肺組織正常;E:空白對照攻GD株后出現明顯的實變;F:免疫組攻GD株后肺組織正常;G:空白對照攻NC株后出現明顯的實變;H:免疫組攻NC株后肺組織正常。
六、豬流感疫苗的臨床應用
使用科前生物豬流感病毒H1N1亞型滅活疫苗(TJ株)——可顯著提高經濟效益,數據分析見表2-4
表2 保育階段數據:(24日齡斷奶,80日齡轉育肥,160日齡出欄)
組別
|
轉入
(頭/重)
|
均重
(kg)
|
轉出
(頭/重)
|
均重
(kg)
|
耗料
(kg)
|
成活率
|
日增重(g)
|
料重比
|
試驗組
|
104
|
6.53
|
104
|
32.63
|
4164
|
100%
|
471.04
|
1.53:1
|
對照組
|
104
|
6.62
|
104
|
31.27
|
4087
|
100%
|
440.11
|
1.59:1
|
表3 育肥階段數據
組別
|
轉入
(頭/重)
|
死亡數(頭/重)
|
轉出
(頭/重)
|
均重
(kg)
|
成活率
|
日增重(g)
|
耗 料
(kg)
|
料重比
|
試驗組
|
104
|
0
|
104
|
104.78
|
100%
|
889.8
|
21950
|
2.93
|
對照組
|
104
|
2
|
102
|
98.56
|
98%
|
862.3
|
21680
|
3.15
|
表4 經濟效益分析(以100頭母豬場為例)
保育階段
|
育肥階段
|
|||
成活率
|
料肉比
|
成活率
|
料肉比
|
|
試驗組
|
100%
|
1.53:1
|
100%
|
2.93:1
|
對照組
|
100%
|
1.59:1
|
98%
|
3.15:1
|
增加的效益(元)
|
-
|
20663
|
7883
|
102471
|
總計(元)
|
131016
|
